实用肿瘤杂志

2007, (03) 218-220

[打印本页] [关闭]
本期目录(Current Issue) | 过刊浏览(Past Issue) | 高级检索(Advanced Search)

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及其对放疗靶区设计的临床意义
Analysis of patterns for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and its clinical siginficance for designation of radiotherapy fields

王敏桦;孙菁;曾昭冲;杜世锁;曾蒙苏;孙益红;

摘要(Abstract):

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和部位,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的照射范围。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,所有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均经CT影像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,其中残胃和吻合口复发36例均由病理组织学证实。结果139例中65例为多部位复发转移,其中残胃复发为9.4%(13/139),吻合口复发为16.5%(23/139),肝脏转移为38.8%(54/139),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2.6%(87/139),腹壁转移为11.5%(16/139),盆腔种植为7.9%(11/139),肺转移为2.9%(4/139)。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为13.8%(12/87),胰周淋巴结转移为31.0%(27/87),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为55.2%(48/87),其中原发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仅为4.6%(4/87),原发于胃体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32.2%(28/87),原发于胃窦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3.2%(55/87)。结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部位主要发生在区域淋巴结,并以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,胃体和胃窦部肿瘤患者根治术后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,因此术后预防性放疗应主要针对胃体和胃窦部的胃癌患者,放射野应包括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范围。

关键词(KeyWords): 胃肿瘤/外科学;胃肿瘤/放射疗法;肿瘤转移;复发

Abstract:

Keywords:
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
作者(Authors): 王敏桦;孙菁;曾昭冲;杜世锁;曾蒙苏;孙益红;

扩展功能
本文信息
服务与反馈
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
本文作者相关文章
中国知网
分享